倍操盘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乌鲁木齐8月11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)立秋刚过,清晨的赛里木湖已凉风阵阵。沿湖眺望,碧蓝湖水与湛蓝天空相接,汇成独特的“赛里木湖蓝”,湖清岸净,飞鸟翔集。
赛里木湖位于天山北坡,紧邻伊犁河谷。湖面海拔2073米,蓄水量约210亿立方米,是新疆海拔最高、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,因地处迎风坡,并且是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到达的最东端,被称作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。
“湖水能见度过去是12米,现在变成16米,有些地方可以看到20米。”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、资源环境管理局林业工程师阿布都瓦力·阿布力孜介绍,他参与当地生态治理已有十多年倍操盘,始终守护着这片独有的湛蓝与纯净。
近年来,随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,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。游客们或环湖自驾,或草原漫步,尽享“水清岸绿”的生态美景。当地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,合理开发生态旅游,绿水青山正在成为惠民增收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据了解,作为干旱内陆区高原封闭湖,赛里木湖的水体自净和自我修复能力其实十分脆弱,过牧将加剧草原荒漠化并导致水质恶化危机,引发湿地生态系统不可逆的退化甚至消亡。
为遏制湖区生态退化趋势,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,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修复赛里木湖生态:将“草原节”举办地迁出景区、拆除核心区3万平方米违规建筑、取缔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游船等倍操盘,只为“还其自然,素面朝天”。
“保护赛里木湖,不单单是治水,还涉及湖泊、湿地、草原、森林、雪山、河流等多种生态要素。”阿布都瓦力·阿布力孜介绍,近年来通过禁牧轮牧、沟道治理、抛石护岸等生态治理措施,湖滨生态空间得以恢复,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,水质逐年向好。
“近年来,赛里木湖核心区实施禁牧16.45万亩,投入7.23亿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45项。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周黎勇介绍,近年来当地迁出牧民900余户,迁出牲畜近25万头,完成4.5万亩环湖裸露地块植被恢复和草地改良,实施水质自动化监测,实时掌握湖体水质,有效提升赛里木湖生态质量。
“2013年我刚到这里工作时,湖水还是Ⅲ类标准,全湖水质现已提升至Ⅱ类,经过简单消毒或过滤可以饮用。”阿布都瓦力·阿布力孜说。
经过多年治理,赛里木湖年均净入湖水量稳定在0.16亿立方米,具有稳定的补水水源,水质逐年向好。数据显示,2018至2024年,赛里木湖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,部分区域透明度甚至高达16至20米。
“赛里木湖的生态保护令人印象深刻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杜薇说,在这里,她看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真实图景,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连接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倍操盘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