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湖心倚照股升网
这两天西贝和罗振宇关于“预制菜”的争论引起了全网关注,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新闻和自媒体在聊这两者的相关动态。这其中的是非因果,作为一名局外人,也不想去评论。
我几乎不去外面吃饭股升网,倒也不用纠结自己花钱买的是预制菜还是新鲜现炒的菜。我每天头疼的是,明天要买什么菜,后天要吃什么菜。无论是自己在家炒菜,还是去外面餐馆吃饭,我们关心的,无非是吃得新鲜,吃得健康。
在我小时候,没有吃得新鲜的说法:那时候,家里常年会制作腌菜,比如腌咸菜,腌萝卜,腌藠头,腌鸡蛋鸭蛋,吃不完的腌菜还会晒干做成梅干菜、萝卜干;在我外婆家乡,还有把红薯做成“肚馅(音译)”,南瓜做成的“南瓜果(音译)”。这些菜,都是经过各种工序把新鲜蔬菜瓜果制作成耐保存的腌菜或者干菜,用来配稀饭或者当零嘴吃。像梅干菜萝卜丝之类的,更是出门在外必备菜品,在东阳,梅干菜还有“博士菜”的美名。我读初中的时候,几乎每个学生自带的菜中,都有梅干菜。
展开剩余62%等到我读大学的时候,营养学开始兴盛,有了隔夜菜不健康,腌菜腊肉有害健康等等说法,把我们觉得平常的家庭饮食习惯,批判得体无完肤。渐渐地,大家都接受了隔夜菜不健康的说法,也减少了对腌菜的制作。
最近几年,预制菜的概念开始盛行,但对于什么是预制菜,我其实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,只是我潜意识里会觉得,预制菜并不健康。虽然先生总是反驳我,预制菜怎么就不健康了,我们吃的很多菜都是预制菜,比如自己买回来煎炸的骨肉相连、鸡柳等股升网,就是预制菜。
我们两对预制菜的看法,谁对谁不对,这其实不重要。实际上,健康这个概念,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不断被外界灌输重塑的。就好像我从小习惯了吃隔夜菜的梅干菜,从不觉得这么吃不健康,但长大以后不断有人对我说,吃隔夜菜梅干菜不健康,让我觉得,只有新鲜现炒的菜才是健康的。现在自媒体又不断宣传,新鲜现炒不等于健康,预制菜不等于不健康,相反的,预制菜才是未来的主流……
我觉得,很多观点的出现,可能是基于利益,而不是道德。
预制菜健不健康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,在可以自主选择的情况下,我更愿意去买新鲜蔬菜自己炒,而不是买各种调料包回来加热。我关心的是,在我们的家庭饮食结构中,吃得最多的是什么菜?我最关心的,是以后孩子们在学校里吃得最多的是什么菜,是否新鲜、健康、美味、可口?但我觉得,我不能接受孩子们吃可以保存24个月的什么蔬菜。
我们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各种菜系,通过不同的烹饪手法,添加不同的调味料,让口味丰富多彩,各不相同。对于从小熟悉的味道,我会油然而生喜欢和亲近的感觉。预制菜是个新事物,它没有经过历史的验证,也还没有广泛地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,现在它不被接送,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这场预制菜之争,它的最终走向会如何,现在我也不知道。只是作为一名母亲股升网,我希望孩子们在外面能吃到有锅气的菜。
发布于:浙江省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